Blogtrottr
科技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科技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科技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Dog-Lovers' Tees. Unleash yourself and shop our special collection of tees and accessories for you and your pooch.
From our sponsors
期待生機 金門放流大鱗梅氏
Oct 3rd 2014, 21:50
作者: 李金生╱金門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金門昨於太武山植物園放流,進行移地復育。(李金生攝) 中國時報【李金生╱金門報導】
1920年以後在台灣野外絕跡,2001年才於金門重新發現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大鱗梅氏■,金門縣水試所昨於太武山植物園生態池放流300條,首度進行移地復育,期待再現盎然生機。
大鱗梅氏■是初級淡水魚,生活於河川中下游靜緩水域,屬雜食性,以蜉蝣動物為食,但在台灣野外已消失90餘年,2001年才於金門重新發現,由於族群不斷減少,2009年公告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加以保護。
海洋大學陳義雄教授主持的研究團隊在2013年調查發現金門也僅光前溪仍有穩定族群,為避免大鱗梅氏■也在金門消失,因此在陳義雄研究團隊和清大教授曾晴賢等人的協助下,進行系列搶救措施,包括趕在光前溪棲地惡化前,將部分族群個體移出保種,以達移地保育的目標。
在縣政府團隊與學者專家的努力下,目前已復育2萬餘隻新個體,包括進行浚深河道、遷管補水及移除外來種如吳郭魚、朱文錦、錦鯉,並避免河川邊坡水泥化後,估計族群也有6000隻左右,整體保育成果讓人振奮。
昨天上午在副縣長吳友欽的帶領下,100餘位正義、卓環國小學童和社會人士在太武山植物園參加首度移地復育,為避免移地復育族群基因「窄化」問題,特別選擇光前溪流域在101年旱季搶救的100尾成魚種魚,加上水試所從這批種魚復育出來的200尾新生子代,一起放流重返大自然。
吳友欽強調,移地保育在建立本島保種與現地保育雙重目標,同時也維護族群基因遺傳多樣性,未來持續進行的原生棲地魚種調查與後續長期的監測數據,將作為日後推動水域生態保育的重要依據。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winston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