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群眾募資」成新趨勢,台灣也同步發燒,業界推估,今年在學運、新平台與熱門專案推升下,台灣群眾募資平台今年募資額有望達1.5億元以上,較前年成長10倍、較去年成長逾一倍。
除了已有基礎的FlyingV、嘖嘖等平台,包括104人力銀行、聯合報系uDesign、遊戲橘子等新進者陸續加入,明年市況將更激烈。
群眾募資調查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統計近年網路群眾募資平台公開資料,數據顯示,2012年台灣各平台累積募資約1,210萬元。
2013年在大型專案如導演齊柏林「看見台灣」電影首映會等專案推動下,累積金額達到6,590萬元。
今年3月太陽花學運,FlyingV平台短短幾小時內募到超過600萬元,不僅激起一波公民運動募資潮,也擴大募資平台能見度,推估前三季募資額已近1.3億元,今年募資額將達1.5億元以上。
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分析,國內網路群眾募資運動,近年有幾個成長階段,首先是2012年包括FlyingV等新平台崛起,積極推廣帶動第一波成長;接著2013年各式路跑、演講等活動在募資平台表現熱絡,帶動第二波成長;今年太陽花學運讓公民參與專案興起,是第三波成長。
他說,像電影這樣的大型影音製作計畫,上群眾募資平台尋求贊助,可能是本土募資平台的下一波成長機會。不過,林大涵也分析,國內外環境不同,今年許多科技類硬體產品創業者選擇進攻國外,登上Kickstaarter募資,直接觀察全球市場反應,已形成科技新創業者募資趨勢,國內平台此類機會減少。
同時,由於國內募資平台仍以平台「主動開發」專案、強力輔導募資者的模式為主,隨平台業務增加,個別案件要冒出頭、募資成功的比率已下滑,小型募資案要出頭的難度增加。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