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補貼政策 比亞迪觀望中
2014/09/19 22:08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深圳2014年9月19日電)中國大陸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今天表示,台灣欠缺提供個人用電動車的購車補貼政策,使得比亞迪在搶灘台灣電動轎車市場上,仍保持觀望態度。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區域經理柯育濱19日在位於大陸廣東省深圳坪山的總部說,台灣在公共交通領域提供可觀的電動車補貼額度,但公務車等個人用電動車方面,目前沒有明確的補貼政策。
他指出,由於兩岸無法整車進出口,把零組件運到台灣組裝的成本加上去,相同的電動車款價格可能會比在深圳賣高出人民幣5至10萬元,要以這種售價在轎車市場競爭,「可能會有困難」。
柯育濱說,若整體政策環境「有很好的變化」,可能不只是比亞迪,其他車廠也會更積極搶攻台灣電動車市場。
苗栗客運採購的比亞迪電動巴士已在5月投入營運,柯育濱表示,這批負責苑裡至台中大甲路線的電動巴士上路4個月來零故障、續航力理想,苗栗客運已在8月加買4輛,計劃負責另一條路線。
但他說,首都客運等其他對電動巴士有興趣的業者,考量到台灣電動車用電沒有補貼,充電站等基礎建設經費也必須自行負擔,經濟效益尚未充分發揮,都在觀望政策環境是否會改善。
在大陸政府祭出支持性政策鼓勵新能源車發展下,比亞迪上半年新能源車業務營收約27.48億元(新台幣136.5億元),年增12倍。比亞迪坦承,補貼政策是有促進新能源車銷售,「但不是主因」。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說,今年新能源業務呈爆發性成長,是因為其他車廠紛紛投入電動車領域,減輕消費者對這類新興產品的疑慮,「以前是中國的一個和尚念經,現在是中國的一群和尚念經」。
李雲飛表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2013年進軍大陸,目前眾家車廠爭鳴,已把電動車市場的餅做大,進入「大家互相抬轎」的階段。面對電動車發展後勢,他「抱非常大的信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Scottish readers: Undecided about the referendum? Please read How the media shafted the people of Scotland and Scottish Independence, Power And Propag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