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慕谷慕魚生態風景區的太魯閣族人,昨天在歐菲莉颱風受難紀念碑前施放狼煙及鳴槍,抗議日增的遊客造成環境的破壞。 記者徐庭揚/攝影 |
|
部落會議上個月決議禁止九人座巴士進入銅門村,昨天再聚集在歐菲莉颱風受難紀念碑前施放狼煙及鳴槍,並拉白布條封路,阻止車輛進入(右圖),要求遊客下車步行進入,避免生態環境遭侵擾。 記者徐庭揚/攝影 |
近年火紅的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銅門部落「慕谷慕魚」生態風景區昨天升起狼煙及鳴槍,當地太魯閣族人聚集入口處不讓遊客車輛進入,要求遊客下車步行進入,避免生態環境遭侵擾。
族人昨天一早就在入口處拉著「只有觀光沒有尊重」、「解說不真遊客當真」等白布條,一輛輛載著遊客的車子先後被擋,旅遊業者上前交涉,但族人堅持,最後車子只能停路邊,有遊客下車步行進入;後來警方出面,兩個小時後才開放車輛進入。
族人拉高迪迪說,慕谷慕魚自○六年開放觀光,吸引觀光人潮,也帶來環境衝擊道路不堪車輛負荷,也造成空汙,而且解說員解說不正確,不尊重當地文化,清水溪被講成「花蓮九寨溝」,溯溪業者更在山壁石頭打釘、拉線,遊客隨意丟棄垃圾。
族人指出,他們歡迎遊客,但希望遊客能步行進入慕谷慕魚,根據入山管制相關辦法,入山的名義是「登山健行」,就應該禁止開車;而且從檢查哨步行到清水發電廠只要四十五分,到瀧澗大約需要二個小時,透過步行更能好好欣賞風景。
部落族人統計,近年來幾乎每天都有超過百輛九人座小巴上山,遠超過總量管制六百人,警方未盡管制之責,濫發入山許可證明。
銅門部落主席鍾德光表示,當地一天就湧入三千多人,部落上月召開部落會議,決議禁止九人座巴士進入銅門村,只開放遊客步行進入。
吉安警分局長林清圳表示,此段道路並不是私人道路,目前法令並未限制車輛進入山地管制區,銅門管制哨仍會依照規定管制入山人數,未來會加強控管。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長吳坤銘表示,林管處負責管理的是林木的部分,與這次慕谷慕魚地區原住民的抗議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對於生態與傳統領域的資源,林務局與部落達成共識,目前暫定將成立生態資訊委員會,來共同管理資源
拉高迪迪表示,如果相關單位未在本月十五日前提出管控配套方案,抗爭將會持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