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大別山深處的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偏僻得連在地圖上都難以找到,卻被譽為亞洲規模最大的「高考工廠」,2014年度高考人數達12000人。
有人把這裡喻為「通往天堂的地獄」。每年有7000名高考落榜學生來到這裡「苦修」一年,以盼「重生」。
如果僅從數據來看,這個山窩窩裏的小鎮中學擔得起「神奇」二字。近10年來,本科升學率連續達到8成以上。去年,毛中有11222名考生參加高考,9258人達到本科分數線,其中復讀生佔據了很大比例。
「一年提高200多分都有,平均提高100分很正常。去年招復讀生二本線以上只有2人,高考時一本上線率達到30%。」副校長李振華說。今年,在這裡復讀後再戰高考的人數已經超過7000人。
締造這一「神話」的是李振華口中的「全方位立體式無縫管理」。
從早上6點10分進校,到晚上10點50分晚自習結束,考生們一天的時間都被一張作息表嚴絲合縫地分解;小考不斷,月月大考,除了成績,連名次下降的幅度都有一張明確的排名表並標以「警鐘長鳴」。
競爭壓力下,老師也不輕鬆。學校根據考試成績對班主任實行「末位淘汰制」,而成績靠前的班主任可以優先選擇或炒掉任課教師。
事實上,無需深究是什麼造就了高考「神話」,單看毛坦廠中學對這個小鎮生態的影響就令人稱奇。在中國,鮮有哪個地區的生活節奏都要保持著和學校同樣的律動。
【2014-06-08 新華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