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籍新住民徐菁瑩加入高雄市多元文化繪本學習角的故事媽媽行列,畫下故鄉人事物,並到社區講在印尼用樹葉辦家家酒的故事。 記者楊濡嘉/攝影 |
「我們放風箏是到屋頂上去放,不是站在大草地上喔!」嫁到台灣19年的印尼新住民徐菁瑩,穿上刺繡印尼禮服,在高雄市左營育兒資源中心拿著自製繪本講印尼童玩,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
高市社會局推廣多元文化,發現新住民可以講出許多精彩的故鄉事,但是缺乏活潑教材,於是今年5月間組成「多元文化繪本學習角」,邀請不同國籍熱心參與社區活動的新住民,畫出家鄉人事物,然後安排她們到各個角落講故事給小朋友聽,徐菁瑩就是其中一員。
徐菁瑩是嫁到台灣之後開始學中文、閩南語,又要忙著照顧家庭和子女,直到孩子上小學,她才有機會走進社區,和另兩位印尼姊妹學跳印尼傳統舞蹈,到社區表演,還到學校當志工媽媽,並在學校鼓勵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故鄉,這一次更鼓起勇氣自製繪本畫下故鄉童玩。
「你們辦家家酒的時候,用什麼裝菜呢?在印尼,我們是用樹葉哦!」為了增加繪本故事的豐富性,她從家裡採來桑葉,一片片洗乾淨後用塑膠袋包著,拿到育兒資源中心當故事材料,小朋友爭著拿桑葉,當場辦起家家酒。
她又現場教唱印尼的數字歌,小朋友和家長又唱又跳,氣氛很High。
帶孫子來聽故事的王傳明誇讚徐菁瑩故事講得精彩,讓小朋友和家長知道印尼風土民情,抱兒子參加活動的陳麗卿肯定新住民講故鄉事很有意義,徐菁瑩講完故事,好幾位小朋友吵著下一次還要再來。
徐菁瑩說,有機會拿自製繪本跟台灣下一代講印尼故事,有助文化交流,也能增加本地孩童對印尼的了解,她會繼續參與繪本故事活動,分享更多印尼故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