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城震安宮主持李松熶蒐集神明衣,供民眾欣賞台灣傳統宗教文化。 記者余佳穎/攝影 |
土城震安宮30多年歷史,完整保存所有神明穿過、汰換的「神明衣」,蒐集至今近500件。6年前,震安宮主持李松熶在香客大樓開闢文物間,供民眾免費參觀,未來則希望打造「文化館」,讓更多人看見傳統宗教文化的美。
走進寺廟拜拜,總會看見神明身穿一件件華麗的衣服,不過這些衣服每天受到香火熏陶、經年累月風化,約每4年就得更換新的衣服。
李松熶說,有些廟宇選擇「化掉(燒掉)」,「但這些都是文化資產,可以代代相傳看見歷史,何不留下來給子孫欣賞呢?」
抱著這樣的想法,李松熶蒐集神明衣,細心整理、保存。他舉例,過去神明衣都是台灣製,品質好、內裡用棉花,外觀點綴也十分精緻;但台灣製價格高,一件就要6萬元,更換花費高昂,10年前改採大陸製,雖然價錢只要一半,「但品質就有差,內裡還是用草做的。」
此外,各神明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也有學問,如保生大帝身穿金黃色;文昌帝君著黃色袍子;土地公穿藍衣、戴宰相帽;武將如關聖帝君,穿綠衣。
隨著衣服越集越多,展示空間略顯不足,李松熶表示,未來希望建立新的文化館,展出神明衣、帽和震安宮各式文物。
李松熶說,由於廟裡的神明眾多,4年換一次衣服也動輒近百萬,日前和神明「商量」,未來改8年換一次,「不然真的吃不消!」他笑說,神明都欣然接受,「我們給什麼,神明都會接受、不會計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