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Mobile01熱門文章
 
Eventbrite makes it happen

Create an event and sell tickets online through Eventbrite. It's simple! Sign up and get started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這不能拿來當武器】Flush Fitted Toe-plates,鞋頭鐵片心得分享
Aug 1st 2014, 19:21

「媽,能不能給我買這雙?」
「不行,舊的那雙都還沒壞,買甚麼新鞋?」

是的,這是我童年,哦不,是直到青少年時期都不斷重覆的對白。從小,我那持家有道、知慳識儉的母親,就灌輸我「東西還沒壞,就不能隨便換」的觀念,也就是不浪費。

和一般的小孩,額,又或者說跟我的同學都不太一樣(畢竟這情況持續到我十八歲左右才...),我沒有每幾個月就換一次手機,也沒有一兩個月就買一雙新球鞋,還記得我那台手機剛推出彩色螢幕時買的LG,陪了我十年,還有那雙黑底白間條的Adidas休閒鞋,從中二(不是中二病,是真的中學二年級)陪到我大學畢業(到現在還在服役,夠神奇!!!)

或許是因為小時候的壓抑太大,人長大了,有能力賺點錢買買自己的心頭好,一不小心就被海星大他們這群毒蟲被硬生生的拉了進毒坑,也開始了小弟的百足生涯...

真是個悲劇...

可是,即便鞋子愈來愈多,我也還是遵守著老媽的教誨︰不能浪費。

對待鞋子,也是一樣。我不會因為鞋子愈買愈貴,而疼著捨不得穿,但也不會為了買新鞋而去狂操一雙鞋子(因為還沒壞我也會買...),不管哪一雙鞋,我都會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去盡力讓他們維持在最佳狀態。不管是因為外觀的原因,還是因為想讓他們多陪我幾年,畢竟不管對人對物,時間久了,都會習慣,都會有感情。

咳咳,廢話有點多。

因為種種原因,我在一兩年前開始遵從海星大的教誨,為自己的鞋子安裝上鞋頭鐵片。不管是自己DIY,又或是找師傅安裝都試過了,長久使用下來的心得是,真的非常有用。恰好最近又拿了幾雙去年到手的鞋子去加鐵片,也是時候該分享推廣一下為鞋子加上鞋頭鐵片這件事了。

值得先說明的是,不管是工作靴或是紳士鞋,只要是皮底,其實我個人都是很推薦去釘個鞋頭鐵片的。鞋子在長久使用下來,皮底磨損最大的兩個地方,分別會是鞋跟還有鞋尖,也就是人在正常走路時最先觸地及最後離地的兩個位置。

鞋跟要是磨損了,不要緊,去換一塊皮跟就好,不貴,也不浪費。可是如果鞋尖磨損了呢?要磨到延條,要是依每星期穿三次的頻率來算,大概一年多左右就會磨到延條了,那時候就必需要更換大底,整個大底換掉。然而,在這時候,你鞋子的皮底可能都還沒磨到一半,更別說破洞了,這樣就整個換掉,的確是非常浪費。或連換Vibram大底的各位會比較沒感覺,因為費用實在不貴。但如果是更換皮底的話,做得工整好看,大概都是要推原廠或是寄到日本的修鞋店。Brass、Union work等都是好選擇價格都在2萬四千日幣左右,而原廠,大概都在二百英鎊左右。

而且,有時候鞋頭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踢到、弄到,甚至搞成下面這個樣子(雖然那鞋主的鞋不是因為踢到才變這樣)

而加鞋頭鐵片,就可以大幅提高鞋尖的耐磨程度,也就是可以讓鞋子的皮底磨到破洞,鞋尖都還沒磨進去,一方面保持雅觀,另一方面又變相延長了整個皮革大底的壽命。要是以剛才所提到的同樣頻率穿著,大概可以撐到五年才換底。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不直接貼個止滑就好了呢?

其實,止滑的貼片因為需要用到膠水黏合,加上本身也是一塊膠,會對鞋子的透氣度造成一些影響,而且也沒那麼雅觀,如果一雙好鞋被加上了止滑,很多內行的玩家都會搖頭嘆息。

在這種情況下,去加個鞋頭鐵片,似乎就成了最好的選擇。下面我將會以下面幾雙鞋子做例子,他們都弄上了不同的東西,去防止鞋頭快速磨損。然後其中一雙是神岡右線寄來的樣本,是新鞋,剛好可以拿來做新鞋鞋底的範例。

下面分別是︰
銅釘加止滑(為何加止滑我之後解釋)、鐵片一號、鐵片二號、鐵片三號

先來看看新鞋的鞋底範例,可以看到鞋尖的鞋底厚度跟前掌是一樣的。

下面這張沒甚麼意義純粹秀一下鞋底...

而下面這張就是我們最常看到的鐵片,像腎形的,但個人不推薦那種,不好看,而且走路會響。

下面這張其實是反面教材,你可以看到他的鐵片跟鞋底本身不是在同一個水平的,這樣就很容易發生跟腎形鐵片同一個情況,就是走路會響,而且不好看。

當然,因為01煩死人的規矩,我沒辦法直接說出店家名稱,這些鐵片我都是在香港加的,台灣的朋友之後應該也會有多幾家店提供,目前小弟有稍微聯絡過一下。

先來看看這種鐵片,也就是最常看到的lulu牌鐵片,半圓形,帶五個螺絲眼,需要用5根2mm*8mm的螺絲去做固定。而在圖片上看到鞋底上寫了白字「補咀」,是因為我這雙剛開穿時,是享受了好一陣子的「裸跑」,因此鞋尖其實已經給磨掉一半了...店家的師傅就幫我用樹脂去把鞋尖給補回來,再上鐵片,否則鐵片很難弄得平整,又或是有可以傷到縫線。

至於鐵片周圍那條黑邊,是店家幫我補色上去時弄到的邊邊,可以無視,鐵片本身是完全跟鞋邊一致的。

從側面看,鐵片是完全服貼在鞋底之上,跟大底的其他部份處在同一個水平,沒有突出來,也沒有明顯的空隙,個人覺得做得很不錯。

再來看看踩在地上的情況,不管在正面跟側面都沒有看到突出來的地方,能做到這樣,才算加得好。除了外觀上的問題外,剛剛也有才到過聲音的問題,因為鐵片如果直接撞到地上,是會發出聲音的,而走路時一直「搭搭搭搭搭」的聲音,的確會讓身邊的人帶來一些困擾。

如果鞋尖鐵片加得好,像下圖一樣,走路時腳跟下地,最後鞋尖離地,基本上除了上樓梯時腳尖先下地之外,都不太會發出聲音。可是如果鐵尖做得不夠平,突出來了,就很有可能在你前掌觸地時,鞋尖鐵片同時觸地,而在你走路時不停發出聲響。

至於加工的方式,可以參考一下G&G的影片,從三分鍾開始,就是他們加鐵片的過程︰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下面這張是G&G原廠加的鐵尖。因為在Deco上裝鐵尖不容易,鞋尖太小,被幾家店拒絕過(不好遷就螺絲洞眼,店家沒進小號的鐵片),只好請原廠加。(爆貴)

而接下來這雙因為我個人喜歡黑色皮底,而且太無聊,所以把整個底染黑了,鐵片也順便了,不過估計應該每次出門回來都有補色吧...掉色大概就隨便了不管了。

原廠的鐵片也是做得不錯的,平整,貼服,唯一缺點就是很貴,要價75英鎊,打死不會再在原廠加...

接下來這個比較特別一點,是銅色的,品牌名稱比較尷尬,是某知名女性內衣品牌,咳咳。材料跟上面幾種鐵片一樣都是鋼,只是外面鍍了一層黃銅,估計多踩個十次八次就原形畢露了。

因為這個是五角形的設計,從側面看的隱藏性更高,而且也有助力量分散,減少因為只有三個螺絲洞帶來的問題。不過因為這個鐵片比較奇型怪狀,而且比較厚,要做得好看比一般半圓形的鐵片要難上不少,所以大部份店家基本上都不會進。

但我喜歡

可是我手邊就剩下4組了...唉,過一陣子又要買了

這次店家幫我加得很完美,沒有隙縫,也沒有突出。正面看除了色差以外,基本上不會很明顯。

也有人這樣搞

最後是我的小茄子,不是知道甚麼原因,拍出來就硬是很像藍色...

其實從上一張的照片大家應該都可以看出來,鞋底很薄,而且邊條很窄,沒錯,這是blake結構的一雙loafer,貼腳、輕便、俐落,也是blake的最大賣點。而因為blake結構換底不容易,次數也有限,所以我還是給他乖乖的加上了個vibram止滑。

眼尖的各位可能有注意到,這個vibram的止滑在台灣是比較少見的,也比較硬一些,耐磨一些。至於鞋頭加上五顆銅釘的用意是因為我覺得既然都已經加止滑了,就沒太大必要再加鐵片了,可是為了減慢鞋頭磨損的速度,就在前方給他上了五顆銅釘。

因為是很薄的一片,其實不會對實際厚度造成多大的影響。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希望台灣慢慢也會有愈來愈多店家提供這個服務,讓大家的愛鞋都能陪著大家,長長久久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ston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