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貼片 監測肌肉活動給藥
2014/03/31 18:01中央社
(中央社巴黎2014年3月30日綜合外電報導)醫學工程師今天表示,他們已經研發出宛如貼片大小的裝置,能藉由追蹤肌肉活動來監測患者的健康情況後給藥。
監測諸如癲癇與巴金森氏症等「運動障礙」的方法,一向都包含影片紀錄或穿戴式設備,但這些傳統方式往往很笨重且剛硬。
可置放在皮膚上的新裝置看起來很像OK繃,但使用奈米技術監測患者,運用小到像原子與分子的基礎材料,避開龐大與僵硬問題。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希望研發出不顯眼裝置,捕捉並儲存醫療資訊,並根據資料投藥。
由於需要大量機載電子組件與儲存空間,加上耗電量大且缺乏透過皮膚投藥的機制,這種方法已證實很難實現。
雖然監測患者有助追蹤病情發展並給予更妥善治療,但在此之前,這類裝置使用的電子器材都很堅硬且易碎,不適用於皮膚上裝置。
不過,南韓與美國團隊表示,他們已在奈米材料發現解決辦法,能製作出有彈性且能延展的裝置,這種裝置很像有黏性的貼片,厚度約1毫米。
研發者在「自然奈米技術」(NatureNanotechnology)期刊寫道,雖然仍屬原型,此裝置由多層超薄奈米薄膜與奈米粒子組成。
他們在摘要中寫道:「研究團隊在動作感測器使用矽奈米薄膜、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使用金奈米粒子以及在熱致動器上使用內含藥物的矽奈米粒子。」
研究顯示,將這個裝置戴在患者手腕上,此貼片能測量並紀錄肌肉活動。
在超薄內部加熱器協助下,紀錄下的資料能讓儲存於奈米粒子內部的藥物釋放出來。
以矽奈米薄膜製成的溫度感測器,能監控皮膚溫度,避免於投藥時灼傷。
作者寫道:「這個平台克服傳統穿戴裝置的限制,有潛力改善伸展性、資料品質及目前臨床程序的功效。」(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