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今、明兩天赴立法院報告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暨備詢。總預算面臨「債限瀕臨破表、歲出空間有限、經濟動能不足」三大困境,政府仍編列約兩千億公共建設預算,創近十四年新高,明年儼然是「鋪橋造路年」,引爆朝野攻防。
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規模一兆九千多億元,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副處長許雅玲說,賦稅負擔偏低、財政缺口偏高、歲出結構僵化,「中央政府籌編總預算很困難」。
台灣去年賦稅負擔率(稅收占GDP比率)百分之十二點六,排名世界最低。稅制不斷改革,近廿年稅收卻縮水超過一兆元;二次政黨輪替後,政府歲出規模卻從一點六兆膨脹至一點九兆。
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餘額兩年前已突破五兆大關,明年累積債務餘額占前三年的百分之卅八,距離債限百分之四十點六,僅剩二點六個百分點、約三千億。民進黨立委林佳龍斷言,經濟成長若不如預期,最快明年舉債破表。
財政短絀,明年度公共建設經費仍編列一千九百零七億元,較上年度擴編一百廿八億元、增幅百分之七點二,交通建設高達一千一百九十八億,其中公路和軌道運輸預算九百五十一億;再加上治水特別預算、營業與非營業特種基金公共建設預算,總規模將超過三千億。
公共建設預算高成長,但明年經濟發展預算僅多四億元、較今年微增百分之零點二。
親民黨立委李桐豪說,選舉年公共建設預算暴增,肯定有選舉綁樁考量;民進黨立委蔡其昌表示,明年又不是要辦奧運,選舉年擴編公共建設預算,綁樁痕跡明顯。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我還嫌編太少」,現在要拚經濟,公共建設投入可帶動內需,但公共建設成果要等好幾年,如果真是選舉考量,應直接加碼社福支出。
對於立委質疑食品安全預算不足,政府明年將新增七十名食安稽查人力,新增的人力與經費,行政院將優先考慮。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