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資源行情的低迷,中國投資公司也緊縮對能源類資產的投資。圖為中投公司2007年9月成立時的檔案照。 中新社 |
隨著全球資源價格的低迷,中國投資公司也在調整策略,明顯緊縮對資源能源類資產的投資。由於中投公司管理的資產高達6500億美元,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轉變方針勢必對其他大型投資機構也帶來影響。
日經中文網報導,北京政府的龐大外匯準備以往都偏重於購買美國國債,為了分散投資與加強管理,便在2007年成立中投公司,投資全球的股票和債券。中投公司2013年在海外投資的收益率是9.33%,比2012年下降1.27個百分點。中投公司也透過子公司向中國國有銀行等機構出資,是世界上財力最雄厚的投資者之一。
中投公司在此之前,一直熱中投資資源能源類股,2009年曾向印尼大型煤炭企業Bumi Resources投資19億美元。早先,由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全球資源價格持續攀升,大型資源企業的業績也跟著水漲船高。此外,中國為確保穩定的資源供應,也有必要擴大對大型資源企業的影響力。
不過,到2013年時,中投公司投資的海外上市股票組合中,資源能源類股票的比重已降到8.5%,比2012年下降1.7個百分點,是2010年開始公開資訊以來的最低水準。
2011年,資源能源類股曾占中投股票投資比率的14%,僅次於金融領域。但隨著資源熱潮的消褪,資源價格持續低迷,中投公司也出現了壓縮相關投資的動向。
中投公司並未公開各項投資的細目,但據證券監管部門的資料,可以判明中投已經拋售許多在香港上市的太陽能電池企業股票,例如保利協鑫能源控股和美國電力企業AES等。
中投公司董事長丁學東曾針對2013年的投資環境說,在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不斷成長的同時,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卻陷入低迷。2013年,中投公司一面增持擺脫債務危機後股價回升的歐洲股票比率,一面則降低陷入低迷的新興經濟體持股,持股比重從早先的23%高峰降到17.1%。觀察家認為,中投公司為因應資源價格下跌以及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轉向,已經改變了投資方針。
中投公司自成立以來的累計投資報酬率為5.7%,但在雷曼兄弟危機後的一些時期,年報酬率也曾出現過負數。中國國家審計署今年6月曾經指出,中投公司的投資管理違反規定,認為內部存在管理人員失職、盡職調查不深入和投資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要求加強資產投資體制的管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