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好雷]自由之心-時間比自由還重要
Mar 14th 2014, 22:23, by Irene213
作者 Irene213 (玲妹)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自由之心-時間比自由還重要
時間 Fri Mar 14 22:23:24 2014
若非作者親筆寫下,我還一直以為【姐妹】被踩在腳下的黑人自尊 或是【決殺令】裡與生俱來的奴性,就已經是對人性極大的羞辱了。 而這裡要講的並不止於黑奴平權,而是利用主角身份錯置、自由限制, 去探討人們如何在「想要的生活」前提裡,卑躬屈膝努力求生存。 沒有要搏取同情,卻也不想放任觀眾的情緒,對,它完全是用逼的! 這讓我覺得好痛,那種痛是隱隱約約在身體某處,說不出口的沉重。 特別是腦袋還殘存那不停舉起又落下的鞭子,那股熱辣辣的灼燒感 並沒有被壓制或忍受過去,反倒覺得自己好像鍋裡的魚, 就是要反覆悶燒煎熬,才會把這個故事給讀個熟透。 ------------------防雷心得分隔線----------------------- 劇情架構 沒有看過原著自傳,但是電影呈現的方式我很喜歡。 它用一種平淡的諷刺,像是對著放水流的屍體說:「至少比我們好。」 還有被主人贖回的奴隸,竟開心到像搖尾乞憐的哈巴狗 倒下就拖出去療傷,再也爬不起來,埋了大家為他唱唱歌就好...等方式 去敘述黑奴的無奈與悲哀與主人的冷酷無情,但是它並沒有設法找解脫 是一而再、再而三把觀眾拖進最殘酷無情的深淵裡,連救命都喊不出口。 很多地方都很隱喻,包括所羅門對妻子的想念,用陌生女子的慾望訴說, 棉花農與妻子之間的相處問題,以及遇見自由快樂的原住民來當對比。 總歸來說,這是部先震憾人心,再發人深省的故事 豐富的內容讓觀影者可以站在不同觀點,沉迷在反覆思慮的樂趣裡。 背景效果 很多時候,都是用定格或遠近畫面來表達情緒。 像是使用好幾次【奴隸呆看著前方聽訓】,或是主角的臉部特寫 可以貫穿主旨,又能表現主角從不平、歸順、智取的心境轉折。 鏡頭前可以是吊起來的犯錯者,遠處卻是小孩在玩、多看一眼 或是根本當成空氣的悠閒;鏡頭前也可以是沒有表情整理棉花, 然後遠處才是淒厲慘叫的鞭打,沒有血腥(我覺得鞭打也還好) 但那種痛是相當深沉而清楚的。 人聲歌唱、單調跳舞或鼓掌,甚至還讓哭聲與傳播聖經同時進行 這裡面完全沒有一點點快樂氣氛,所有行為都是不能說的發洩。 小提琴和主角的關連性很高,包括被沒收、被獎賞、娛樂主人家、 賺錢的工具,刻上文字,到最後親手毀壞...每次出現在螢幕前 就間接說明了主角的際遇。 演員演技 我對男主角與女配角的演技,只有給予水準之上的評價 但其實並沒有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飾演棉花農的麥克法斯賓達 和他的妻子莎拉寶森,與男主角、女配角之間有趣互動,念念不忘。 棉花農的性格與眼神多變,瘋狂、執著、一下子又正經八百 對女奴的征服慾望,對妻子的唯唯諾諾,對奴隸的囂張嗆聲 能夠在一個角色裡看到如此多的轉折,是很過癮的。 而他的妻子,很多事情都選擇明知故犯,卻又讓人無可奈何 像是刻意在丈夫面前虐待奴隸,或是會跑出來阻止 故意放所羅門去買東西,卻又警告不能逃跑 她像是處在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第三者,玩弄著沒有被爆發的情緒。 ----- 精彩圖文版:
http://vanessa1220.pixnet.net/blog/post/174461076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124.233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winston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