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市原住民部落大學編織課程學員昨天帶著作品到市府布展,路過民眾驚豔詢問價錢。 記者邱奕寧/攝影 |
基隆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開設「原住民藝品編織班」開班4年首度辦理成果展,昨天上午布置會場時,圍觀民眾紛紛盛讚「太美了」,還有人直接問「有販售嗎?多少錢」。
基隆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為了傳承原住民文化,開設多樣的課程,其中藝品編織班頗受歡迎。講師李福生展示手上造型特殊的籃子,他說,這是原住民族老一輩家中常見的物品,可以拆解成三個小籃子,分別放菸斗、菸草等抽菸器具。
他笑說,「現在年輕人應該都沒看過了」。他透過結合現在流行的打包帶材質,重現傳統文化產品,讓年輕一代易於接受,真正落實文化傳承。
部落大學社會教育課課員谷菈斯提到,在傳統社會中,都是以竹、藤作為編織材料,現在為了講求美觀與便利,開始選用打包帶與珍珠帶作為新興材料,沒想到成品意外大獲好評。
在布置會場時,現場圍觀民眾有人直接詢問「有沒有販售」、「可以報名參加嗎?」谷菈斯也只能遺憾地表示,為了使原民文化得以延續,招生對象仍以原民學生為主,但他們會規畫開設樂齡課程,屆時一般市民也可以參與。
今天開始到31日,在市府1樓展示牆上,掛滿充滿原住民風情的打包帶與珍珠帶編織包包。
部落大學編織班學生熱情表示,這些都是他們認真學習才完成的作品,歡迎大家揪團一起前來欣賞。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