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好雷]《愛殺達令》狂放宣洩的願景詩篇
Jun 6th 2014, 16:26, by ivan0511
作者 ivan0511 (小日本)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愛殺達令》狂放宣洩的願景詩篇
時間 Fri Jun 6 16:26:21 2014
常規、定律以及準則,是維持現在社會穩定安定所作的手段,既定印象與制式框架,則是 現今年輕世代背負的不朽宿命,什麼年紀該做什麼事,什麼時候有成就並成為什麼樣的人 ,多少的一舉一動,都在旁人關注下放大檢視;無可厚非地,社會製造了沉重枷鎖,我們 卻選擇了帶上它;形同迷宮,形同牢籠,迷惘與困惑是多少人的心境,高壓窒息的同時, 無所畏懼且無需理會,往往亦在內心當中形成一股暗流,蠢蠢欲動、伺機而起;當先鋒者 發起口號,立意創新堅持打破傳統,甚至飲酒作樂、歃血為盟,突破窠臼以尋求生命中遺 失的美好,創造全新的「新願景」時,權威將受到挑戰,靈魂終將獲得釋放,而不必行屍 走肉般地存在著;然而,美好的時刻總是光彩炫目,迷人誘惑,美麗背後亦有殘酷事實, 愛上或離棄,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垮掉一代的《愛殺達令》,正是描繪出一段狂放宣洩的 願景詩篇。 《愛殺達令》故事敘述剛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金斯堡(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飾),因 緣際會遇見了19歲的學長─卡爾(丹恩迪漢 飾),卡爾玩世不恭的個性和帥氣浪蕩的外 表深深吸引了金斯堡,更恣意帶著金斯堡體驗崩壞瘋狂、紙醉金迷的紐約夜生活,他們縱 情於詩歌、酒精、香菸,兩人的情誼慢慢地超越了普通朋友;但金斯堡不是唯一被卡爾吸 引的,另一位大學裡的教授克默爾更是完全沉醉於他,卡爾放蕩不羈的性格讓他又愛又恨 ,無法抽身卻更深深陷入;然而好景不常,死神降臨,克默爾某日被警察發現不幸陳屍於 河中時,卡爾成了整起事件中最大嫌疑犯。當感情有了依託,看似塵埃落定,金斯堡試圖 用他最擅長的文字為卡爾辯白,然而這封自白書卻讓調查走向對卡爾更不利的方向,卡爾 是否非殺人魔,能獲得應有的清白?還是卡爾真為冷血的殺人魔?垮掉的文學世代間,一 起懸疑驚悚命案的背後,性別跨界的愛恨情仇,至此慢慢浮上檯面……。 「狂放與自由是他們崇尚的生活態度。」在《愛殺達令》中,故事設定在動盪不安的年代 ,聚焦在一群不受約束,思想天馬行空的文藝青年,狂野粗暴的行事作風對文學產生極大 的影響,行徑不外乎是撕毀經典、半夜闖圖書館偷拿禁書,縱情於紅酒、性愛與詩歌等物 質誘惑;表面上看似肆無忌憚地宣揚思想的反動,以及追求感官刺激的極致饗宴,但實質 上卻是在世代間相互思辨、解構自我,批判傳統巢臼體制,一切都是為了挑戰固有權威, 創造出屬於他們自身的「新願景」。「最原初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想法」,就成為了他們的 服從要旨,讓靈感隨著飄逸散漫的文字宣洩出來,終成就了這些崇尚自由主義的年輕世代 。沉溺於創作情感的狂妄,或是年輕自我懷疑的荒謬與寫實,在品味、階級與同性情感的 交錯韻味下,這些無疑都是垮掉世代專屬的偉大美感。 《愛殺達令》除了展現了文學運動孕育發芽的重要風貌外,其神秘面紗背後的黑暗糾葛, 隨著人物個性與故事張力娓娓道來,亦帶領觀眾深入這些文藝青年與左派思想先鋒的致命 迷宮;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飾演的金斯堡,自然是這波文藝躁動的核心人物,從自我疑惑 地對一個人迷戀,到意外發生後,終能清醒辨別是非的理性發聲,再再讓人感覺到一股迷 人丰采;丹恩迪漢飾演的卡爾,則徹底地展現一股風流灑脫的氣息,狂野恣意下亦不時流 露出些許邪氣,玩世不恭、狂亂而為的品位才華,如同片中金斯堡墜入般,實足讓人深深 瘋狂迷戀;整體而言,《愛殺達令》以平緩深刻的調性,敘述了青年解放內心的過程,在 當時的風氣與人性掙扎下,金玉其外下的真實內在,往往卻最致命傷人;即便如此,正呼 應到片中最令人玩味的對白:「有些事,一旦你愛上,它就永遠屬於你了。若你離棄,它 會回來,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不論是墜落狂放,亦或是光鮮璀璨,願景的不堪與卓越 ,都將是你我成長的課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32.20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02043186.A.ECB.html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winston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