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留言雖為新聞網站帶來流量與廣告,但是留言氾濫,缺乏文明,挑起對立引發爭議;不少美國重要新聞網站陸續暫停留言服務,或設置監控機制,避免言論自由遭濫用。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8日報導,美國媒體網站面臨惡意留言與評論的困擾,有些網站採取措施規範留言程序與粗鄙文字,有些新媒體不堪其擾,甘冒減少流量的風險,停止新聞報導的留言服務。
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於4月,因為1條社會新聞連結至保守派的德拉吉報導(DrudgeReport),遭反對網友洗板,因此全面暫停新聞網頁留言。太陽報編輯紐曼表示,有些留言文字讓人恐懼嚇跑讀者,人們不想看到卑鄙骯髒的字眼。
新聞網站需要流量,網友停留時間也攸關廣告收入,不過有些網站為衝點閱流量,大量吸納惡意留言,或打著言論自由口號,實為商業利益,以搧風點火式的報導助長仇恨蔓延。問題開始反噬新媒體,以網路評論為主的網站也得撤下留言板。
以網路評論與新聞解讀為主的新網站vox.com,4月開始刊載不設留言板的文章,網站創辦人貝爾(Melissa Bell)指出,大家都見到開放式網站的留言內容,網路社群應避免涉入無止境的叫罵。
無論新媒體或傳統媒體的網路版報導,都希望讀者理性表達意見,形成具建設性的論壇,但在人人都是記者的時代,有些爆料式留言內容缺乏根據,大量連結後引起困擾,錯誤的留言是否需要澄清或更正,媒體網站責任何在,引起各界討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為此設置專職人員,處理並過濾留言文章,以確保評論的質量。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