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看廟會 台灣10大民俗陣頭經典必賞
Apr 22nd 2014, 21:59
台灣各地一年到頭都有廟會,每當各寺廟要舉辦慶典時,許多與之有交情的寺廟都會請陣頭到場表演助興,除了藉以酬謝神明,因為陣頭表演會吸引許多信徒民眾前來觀看,讓廟會更加熱鬧。廟會中的陣頭五花八門,舞龍舞獅、八家將、官將首都是經典必看的陣頭,而隨著潮流演進,電音三太子也傳揚世界,現在可是廟會必要的重頭戲。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有哪些經典陣頭。(陳瑋玲/台北報導)
更多精采訊息請看吃喝玩樂蘋果花
廟會中常見的電音三太子,以及身形高大、跟著媽祖遶境的千里眼順風耳將軍等,都是稱大仙尪仔;其中的電音三太子,輕快的腳步和俏皮的表情,在廟會中非常吸睛。徐彩媚攝
屬於驅除鬼魅的保安型陣頭,多以單數人為陣,開臉的面容表情較為猙獰且獠牙清晰可見,是主要特色。李政遠攝
每當民間信仰王爺出巡時,以雙數為陣的家將,負責開路並且抓妖除魔,特色是頭戴盔帽,身穿傳統戲服,一手拿扇、一手拿法器。劉耿豪陣
是南極仙翁侍將白鶴仙師、白鶴童子所化身的守護神,每當起台南七股寶安宮,主神康府王爺出巡時,最重要的護衛。顏幸如攝
是台灣和大陸閩南地區廟會的重要藝陣之一,是由兒童裝扮歷史人物,坐在長條型座台上,並人由人力扛抬,象徵民俗信仰中的「百足真人」。郭宏任攝
雙腳踩在木條上,身上穿著傳統戲服,並進行武打表演,主要出現於廟會娛神。陳逸宏攝
主要內容是擊鼓、跳躍,演出人員手持涼傘、銅鑼、大旗等,營造廟會歡欣熱鬧效果。陳志淵攝
源自民間信仰陳靖姑保護嬰孩的傳說,早期信眾遇逢此陣,多會把小孩子的衣服放在地上,讓婆姐踩跳過後,聽說小朋友會變得更加乖巧。陳逸宏攝
衍生於南部民間組成的自衛隊,有保護地方作用;而在宗教活動中,則有開路解厄、驅邪等象徵意思。之所以取名為「宋江陣」,是對北宋小說《水滸傳》人物宋江的崇拜,因帶領民團抵抗官兵成功,是香里民團的表率。林聰勝攝
從前人們相信龍神掌管雨水,每逢旱災,則以仿效龍行的方式祈雨,如今也成為廟會中必看的娛神表演。劉智維攝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winston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