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外資連九買推動下,指數將挑戰9,000點大關,其中,外資近期連續加碼的權值股,也一掃過去盤面主要由中小型股擔綱演出,重任主流要角。
其中,除台積電(2330)、鴻海等電子權值股外,國泰金、台塑等非電龍頭股,也備受市場青睞,相關個股認購權證交投也轉趨熱絡。
法人機構指出,國泰金公告董事會通過會計政策變更案,集團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的會計政策,將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對淨值影響,包括國壽因此淨值增加1,240億元,其中包括去年採公允價值計算後的增值956億元、重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增值163億元,及去年投資性不動產增值121億元,而槓桿比由25倍降至14倍。
另外,國泰世華銀也因此淨值增加19.1億元,國泰金因此淨值增加942.5億元,或每股淨值增加7.88元。
法人圈正面看待此事件對國泰金營運的助益性,因為繼認列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金回收後,國泰金再將投資性不動產轉為以公允價值認列,此舉可視為國泰金再次強調在IFRS及主管機關要求下,即以公允價值評估保險負債後,其目前負債準備已經足夠,而無須增提更多負債準備。
台塑方面,今年前2月營收為335.48億元,年增2.6%,由於中國禁奢及資金趨緊影響塑化需求,但目前五大泛用塑酯僅PVC及VCM、PP、EVA狀況較穩定,有助台塑業績持續穩定表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