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黃菁菁╱東京1日電】
日本17年來首度調漲消費稅,4月1日起隨著消費稅率從5%上調至8%,幾乎所有商品都漲價。在千葉超市購物的男性消費者表示,「增稅後,1年1度的家族旅行恐怕去不成了。」有主婦則說:「今後可能要少買酒、餅乾、糖果等非必需品。」
4月1日起,日本各地的百貨公司、超市都換上新標價卡,標價卡上特意將不含稅價格放大,但已看不到瘋狂搶購的人潮。《每日新聞》3月29、30日所做的民調指出,67%的民眾表示,增稅後會節省家庭開銷。
非生活必需品先遭殃
野村綜合研究所則調查指出,業績受影響最大是,冰淇林、糖果、餅乾、酒、紅茶、果汁、芳香劑、入浴劑等非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可能降低購買的頻率。增稅後,消費者會盡量購買低價商品,但也有約40%的人表示,將精挑細選,選擇與價格相符的高品質商品。
零售業為避免增稅引起業績下滑,紛紛推出特價拍賣、折扣券、福袋等促銷活動,有部分超市則忍痛決定,仍維持原價以留住顧客。也有部分服飾和食品廠商決定走高價路線,以吸引不同的消費者。
NHK報導,生產芳香劑的「S.T.株式會社」預估,增稅後業績可能跌7億日圓,故急於開發高附加價值的新商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日為增稅辯護說,「增稅是為了籌措每年不斷膨脹的年金、醫療、看護等社會保障經費。增收部分將全額投入社會保障,提供完善的育兒支援」。他強調「不應放棄可能擺脫通縮的機會。」
砸5.5兆日圓刺激經濟
安倍還說:「為避免增稅導致經濟下滑,將實施5.5兆日圓規模的刺激經濟政策,並推出強有力的配套措施。」
有關明年10月是否如期將消費稅率從8%再調漲至10%之問題,經濟再生大臣甘利明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安倍首相今年12月會根據經濟指標做出判斷。
日本銀行(央行)1日公布3月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短觀)結果顯示,大型製造業的景氣判斷指數(DI)為17,比上次12月調查時上升了1點;非製造業DI為20,上升4點,均連續5季改善。這是消費稅調漲前,消費者瘋狂搶購所產生的效應。
不過,央行也預測,大型製造業3個月後的DI為8,將下降9點,因為增稅可能對市場景氣造成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