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話語權 陸引入國際航空仲裁
2014/08/28 16:0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14年8月28日電)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今天揭牌,中新社分析,中國大陸正式引入「國際航空仲裁」,可提升大陸航空界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據報導,中國航空運輸協會(CATA,下稱中國航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下稱國際航協)與上海國際仲裁中心(SHIAC,下稱上海國仲)28日在上海簽署「國際航空仲裁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國際航協、中國航協將積極向其會員推薦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作為航空爭端解決機構。三方共同致力於今後逐步在中國及國際航空業標準合約中納入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的爭端解決條款。
中新社說,此舉將提升中國航空界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中國大陸目前共有49家航空公司、2250多架運輸飛機。2013年完成貨運總周轉量672億噸/公里,旅客運送量3.54億人次。
報導說,今天揭牌的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首創全球仲裁國際合作模式:即成立由中外專家共同組成的「上海國際航空仲裁專家委員會」。
報導引述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表示,中國航協、國際航協與上海國仲三方合作,展開國際航空仲裁,有利於提供航空公司便捷高效的爭端解決服務,對維護航空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上海國仲主任岑富榮說,發展國際航空仲裁事業有助於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航空爭議解決,參與國際航空爭議解決規則的制定,並提升中國航空界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以推進中國航空事業發展。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