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cthy (心想事成)
看板movie
標題[無雷] 《行動代號:孫中山》之笑完無感,但板內心得文超有感|||
時間Tue Jul 22 08:44:54 2014
對於易智言導演,原先有著某種期待。 是一種希望看完影片後,能夠「被感動」的期待。 在對僅看過預告片,但不明就裡的這部電影,排除了過分期待感後, 盡可能放空地融入劇情,結果...... ******************************************************************** 我看到了一群幼稚的高中生,有著高中生應該不會有的行為。= =||| 然後「哈哈哈~」,他們莫名而唐突的舉止,惹得影廳內的觀眾失笑了! 最後透過直接的對白,我清楚地了解到這些高中生「不想繼續貧窮」的想法。 結束。@@ ******************************************************************** 幾日後,遲疑著是否該去看本片的朋友問起, 我的第一個回應是:
「《行動》嘛...不行動也無所謂。」 (對於一部經過商業操作的電影來說,這算是很大的...否定!?) 媽呀!因為我傻傻地,將這部電影當作「青春片」來看了。= =||| 所以當時我接著表示:
「有笑點,但對於青春的描繪,我比較喜歡以前的《藍色大門》 或是電視劇《危險心靈》。看完《行動》後,不覺得特別深刻。」 沒想到,排除了個人期待感後,卻忘了丟掉對易導演的成見,致使擺錯重點, 電影中諸多的寓意全然未接收到。@@ 我加強語氣地向朋友道:
「硬要對《行動》說一句話的話:『看完就算了!』@@」 還好心地附註:
「補充說明,我有被娛樂到!」好歹也算是一種收穫啊!! 這種窘況,如果被導演及辛苦的工作團隊看到,他們會...@#$%︿&*... ------ 稍早前,我壓根兒沒想過要為這部電影發表觀後感言。 但看過幾篇在板上的心得文後,突然也想「分享」一下這荒誕的過程。 因為,拜讀了一些內容充實、解讀精闢的文章後,深深地覺得:
「大家寫的心得都比『電影本身』好看多了!」 「同意這是部『值得分享』的電影,但不太值得拿『孫中山』去換這個孫中山。|||」 尤其在某篇政治符號評論文的刺激下,我不得不驚嘆:
「難怪本片得了北影最佳劇本哪!!」 「『好深』的寓意...或者該嘆多數的觀影者『太淺』!?Q_Q」 「這難道是易導演的某種隱晦啟發,讓板上的各位知者,帶領社會多數的愚者, 領略本片極度隱晦的涵義......真是高啊!」 (註:此處說的愚者當然是本人這種瞎看的,絕不是指「單純覺得不好看」的觀眾。) (就像台北公車的宣導標語「為愛啟程」,不也是被許多人誤認為戲劇的宣傳廣告, 實則呼籲用路人當心,以期降低事故死亡人數...那「阿彌陀佛」效果不是更好?) 果然高段者能辨識其精妙之處,非低階影迷如我之人所能輕得一二。 BTW,年紀越大並沒有增加更強的領悟力,只是深感不喜歡這般需要費功夫解讀的電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149.18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05989896.A.D2E.html
推 SE4NLN415:沒多少人看 這些人要帶領什麼人XD 07/22 09:31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