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里約熱內盧30日綜合外電報導)荷蘭昨天靠著前鋒羅本獲得爭議性罰球,在世界盃16強賽以2比1險勝墨西哥,羅本今天仍然身處疑似假摔風暴的核心,不但墨西哥教練主張他應受罰,國內媒體也看法分歧。
這場比賽即將結束時,效力德國拜仁慕尼黑隊(Bayern Munich)的明星球員羅本(Arjen Robben)在禁區摔倒,他疑似遭墨西哥後衛馬奎斯(RafaelMarquez)絆倒,獲判12碼罰球,由隊友亨特拉爾(Klaas-Jan Huntelaar)操刀射門破網,使荷蘭以2比1贏得戲劇性勝利,挺進8強。
羅本賽後承認,他在上半場曾經假摔,想爭取罰球機會,這使得這項爭論越演越烈。墨西哥隊教練艾雷拉(Miguel Herrera)批評這個罰球是「無中生有」,並主張羅本假摔應受懲罰。
羅本整場比賽多次摔倒引發爭議,他在賽後告訴荷蘭廣播基金會(NOS):「我必須說聲抱歉,上半場我曾假摔,我真的不應該這樣做。這麼做非常愚蠢,但有時你以為會被踢到,對手卻在最後一刻把腿抽走。」
但羅本堅稱,裁判普羅印卡(Pedro Proenca)終場前判的罰球無誤,因為墨西哥隊長馬奎斯確實對他犯規。
墨西哥教頭艾雷拉不以為然,痛批葡萄牙籍裁判普羅印卡不公正,不應該再為世界盃執法。他說:「關鍵是吹哨的人,他讓我們從世界盃出局。我們本屆世足4場比賽中,3場碰到非常糟糕的裁判。」
荷蘭媒體今天同聲讚揚橘色兵團的「奇蹟」勝利,但對羅本獲判罰球是否是「應得的」仍然看法分歧。
「電訊報」(De Telegraaf)說:「羅本在比賽稍早就已應該得到罰球機會,當時他先是被馬奎斯碰到,然後被莫雷諾(Hector Moreno)絆倒。羅本在傷停時間終於得到應得的罰球。」
報導中又說:「這個罰球很應該,因為荷蘭不斷拼戰,而墨西哥只想守住1比0領先優勢。」
中間偏左的「民眾報」(De Volkskrant)表示,荷蘭贏球是「靠團隊和拼戰精神奇蹟逃過」失敗,但對羅本獲得罰球態度較為審慎。報導中說:「最後,他靠著馬奎斯伸腿時有些誇張的一摔,獲得應得的罰球機會。」
「大眾日報」(Algemeen Dagblad)盛讚亨特拉爾罰球中的,表示這球讓荷蘭「在6分鐘內由下地獄變成上天堂」。1030630
Robben admits diving in the 1st half against Mex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