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公庫提供
本文由公庫合作夥伴《街報》提供
文/鄧婉晴
縱觀全球,工作貧窮、舉債率與破產率年輕化的問題,已不再僅限於個別區域或國家,而是整體趨勢。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推崇新自由主義發展經濟而造成的結果。
以臺灣為例,政府在擬定工資政策上長期打壓、放任企業甚至帶頭主張派遣雇傭形態、以外勞替代本地勞工來降低成本等,都是直接導致工資長期無法上漲、青貧族持續擴張的主要因素。
青年追求合理報酬,有錯嗎?
究竟貧窮如何定義?孫友聯認為,貧窮化不是以國際標準的貧窮線來衡量,而是普及化的問題,包括你有沒有消費能力。臺灣青貧化的問題比起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來得嚴重。大專畢業生的起薪不升反降,基本工資近年雖微有調整,但細算下一天只調漲不到7元台幣。「臺灣企業經常將年輕人吸納到所謂創業,例如賣茶飲。像是加盟的關係,其實也是一種剝削。若將每天獲得的報酬除以工作時數,會比基本工資更低」。
對此,社會對企業低薪化非但沒有任何指責,反而把矛頭指向青年,特別是那些選擇從事個體戶工作、文創等相對『自由』的人。然實際上,非典型工作形態(包括工時不定、定期合約、仲介派遣等)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來自結構上的疏漏與缺陷,而非個人選擇。許多人卻是因找不到穩定的就業機會,或無法在典型雇傭形態裡得到合理報酬與快樂,才無可奈何當自由身。「我們對於青年的追求和理想,經常是指責多於鼓勵。我們說年輕人是草莓族、水蜜桃等。但是年輕人追求合理的勞動報酬,難道有錯嗎?」
面對剝削,年輕世代的勞動意識普遍不比身為消費者的意識來的強,鮮少主動爭取勞動權益。孫友聯認為這與教育有關,「學校不會教我們說我們是勞動者,應該團結起來捍衛權益」。...(完整報導)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