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士兵柏格達五月卅一日從阿富汗神學士手中重獲自由,圖為美國陸軍傳送給國際媒體這張柏格達的檔案照。 路透 |
美國總統歐巴馬卅一日宣布,廿八歲的美國陸軍中士柏格達在遭到阿富汗神學士擄走近五年後,已在換俘協議中獲釋;美國以釋放拘禁於古巴關達那摩灣美國監獄的五名神學士囚犯作為交換。柏格達是美國發動十三年反恐戰爭中的唯一戰俘;得知自己重獲自由的那一剎那,柏格達激動地淚崩。
神學士最高領袖奧瑪則稱,「以一換五」是「一大勝利」。他罕見發表聲明說:「五名關押在關達那摩灣監獄的神學士要員能夠獲釋,我向阿富汗這個穆斯林國家、所有聖戰士及獲釋囚犯家屬,由衷表達祝賀。」
卅一日晚,神學士在阿富汗東部鄰近巴基斯坦邊界處,將柏格達移交美國特種部隊。柏格達登上直升機時,因噪音大,他在紙板上寫著「SF?(特種部隊英文縮寫)」,對方答「是的,我們找了你好久」後,柏格達崩潰痛哭。
柏格達健康看似良好,行走自如。他被送往阿富汗的美國巴格蘭空軍基地接受體檢,接著前往德國做進一步醫療照護再返美。柏格達老家愛達荷州南部小鎮海利市居民欣喜若狂,準備盛大歡迎他返家,有人立刻在自行車上繫上黃氣球,期待他返鄉。
歐巴馬與柏格達的父母於白宮玫瑰花園發表聲明說:「柏格達雖下落不明,我們從未將他遺忘。美國絕不會拋棄穿軍服的弟兄姐妹。」柏格達的父親說,兒子似有英文已說不流利的問題。
|
二○一○年十二月,柏格達(左)在阿富汗神學士組織對外披露的視頻中,顯得相當瘦削憔悴。 美聯社 |
此次換俘由卡達居中斡旋,神學士交人後不久,美國也將關達那摩灣監獄內的五位前神學士政權高層囚犯交予卡達,包括前國防部副部長、安全和情報首長。卡達向歐巴馬保證他們獲釋後不會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他們將在卡達停留至少一年。
二○○一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美國向阿富汗的凱達組織與當時的神學士政權發動反恐戰爭。柏格達隨美軍抵達阿富汗約兩個月後,二○○九年六月底在東部被俘,原因不明。
美國國會共和黨重量級人物對換俘協議發出尖銳質疑,警告神學士可能綁架更多美軍,作為換俘籌碼;有議員對歐巴馬政府未在卅天前告知換俘一事表達不滿;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對美國直接與「恐怖分子談判」,與美國根本政策背道而馳,引以為憂。
國防部長海格解釋未知會國會,係因根據情報,柏格達的「安全與健康都亮紅燈,特別是健康急劇惡化。」
白宮堅持並未違背不與恐怖分子談判的美國政策,堅稱從未與柏格達的綁架者直接談判,一直都是由卡達扮演中間人。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