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退出議場,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 自爆,三月廿九日,他向立法院長王金 平獻策「沒有立法,沒有審查」,王金 平同意,是促成學生退出議場的關鍵。 本報資料照片 |
三一八學運暫歇,學運激化藍綠政黨改革卻方興未艾。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被黨內立委質疑「決策不透明」,昨天自爆學運期間協商內幕,但也讓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幕後角色浮上檯面。原已尷尬的馬王關係,恐怕愈加貌合神離。
去年九月爆發的馬王政爭,雖是特偵組錄到王金平涉為柯建銘「司法關說」,但王被錄音的時間點,正是去年六月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之後,柯建銘至今仍一口咬定馬英九就是為了服貿「鍘王」。儘管「鍘王」原因眾說紛紜,但馬王對兩岸協議如何監督,早已不對盤。
不過,反服貿學生占領立院抗爭,讓原本不願制定兩岸協議監督專法的馬政府,不得不軟化。
學運僵局難解,王金平四月六日前往議場勸退,但王「先立法、再協商」的聲明,已讓部分藍營立委認為被「出賣」,如今又因柯建銘爆內幕,讓心中懷疑的藍營立委得到「證實」,也讓馬王關係更形尷尬。
只是,幕後協調本是王金平的「強項」,國民黨內固然有人對他的聲明不能苟同,但成功勸離學生卻是事實,也順利避免流血衝突,這也是柯建銘反指「國民黨應該褒獎王金平」的原因。
此次處理學運,王金平縱使得罪黨內,卻贏得社會支持,也不算失策,是少數被認為有「得分」的政治人物。學運之後,在野黨立委已喊出「學運加民進黨加王金平,絕對大於國民黨」;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又與王金平長期交好,更讓他的動向引人矚目。
學運暫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如何立法已是新戰場,王金平則是掌控立法進程的關鍵人物。藍營對他疑慮愈深,會不會愈將他往綠營推?未來究竟會通過「馬意」或「王意」的版本?都是後續政壇焦點。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