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薪資增加不均,美復甦腳步沉重
2014/03/22 11:30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美國經濟衰退結束5年後,儘管部分產業的勞工薪資呈現強勁調漲,但多數民眾收入依然遲滯不前。經濟學家警告,薪資增加不均現象,將使美國經濟復甦受到抑制。
在佛羅里達州,受到房屋營建熱潮帶動,導致對專業勞工的需求攀升,擔任水管工人的班森,最近獲得公司薪資調漲15%。位於亞特蘭大的石油服務公司RPC,也因為在某些偏遠地區難以找到專業技工,因此去年將薪資調漲15~20%,希望透過較優渥的收入待遇來吸引人才進駐。
這些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勞工之能享有薪資大幅跳漲,主要是受到部分領域的專業人才呈現短缺,或是他們願意到偏遠地區工作。不過多數勞工的薪資漲幅卻相當有限。根據勞工部本周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到2月底止的過去1年,美國民眾薪資平均漲幅經通膨調整後,只微幅增加1.1%。
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經濟復甦能否更上層樓,將倚賴多數產業的勞工薪資是否有一定程度的調漲。收入遲滯不前已經困擾美國民眾多年,這也造成惡性循環,讓企業寧可等待民眾支出轉強,才願意增聘人手與投資。
聯準會官員對薪資動向密切關注,以評估美國經濟是否真有起色,並作為利率決策的參考指標。聯準會主席葉倫在本周記者會曾表示,當前薪資「反映就業市場依然疲弱」。摩根士丹利機濟學家桑娜認為,這是「痛苦的漫長修補過程」。不過她相信失業率下滑,最終將刺激整體薪資增加。
目前該情況已在營建業發生。該產業自2012年開始復甦後,對專業勞工需求若渴。班森表示由於人才難找,他目前1周要工作6或7天。他還說最近公司的調薪措施,也讓他的收入重回到衰退前的時薪25美元水準。
儘管美國近來就業機會出現增加,不過多數是薪資較低的產業,例如零售與食品服務業推升,他們的薪資增幅有限。到2月底零售業員工的平均時薪年增幅只有1.6%。(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