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定價電子化 追求交易透明
2014/08/14 21:44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14年8月14日電)彭博報導,在規模達5兆美元的白銀市場定價過程變得更透明,及監管機構擴大調查大宗商品基準價格設定方法之下,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統治時期就開始使用的白銀定價制度,今天要在倫敦畫下句點。
電子拍賣機制將取代實行117年、少數交易員儀式化談判的定價制度。白銀成為貴金屬市場中,第1個放棄交易員透過電話訂定價格的每日「定價」過程。計劃今年黃金、白金和鈀定價方法也會改變。
美國最大白銀生產商Coeur Mining Inc.表示,改變過時的定價制度,將加強作為買賣和估價持有部位參考基準的信心。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監管機構揭露從銀行間同業拆款利率到匯率等操縱價格的不法行為,使從黃金到石油等受傳統束縛的大宗商品市場,提高透明度的壓力倍增。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 DE-DBK)表示,因縮減大宗商品事業規模,所以不再參與白銀定價。如此一來,只剩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 GB-HSBA)和加拿大豐業銀行(Bank of Nova Scotia CA-BNS)為白銀定價。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Inc.)和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Corp.)將操作新的電子系統,並繼續在每個工作日中午公布價格。白銀幾乎一整天都在店頭市場和期貨市場中買賣。
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和匯豐控股發言人均拒絕置評。(譯者:中央社陳昱婷)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