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吳瑞達/綜合報導】
不久的將來,像電子商務巨擘阿里巴巴集團這種想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可能必須聘用中國大陸的會計機構,這個舉措,有助於防止具有策略意義的資訊外洩。
今年1月,當美國證交會(SEC)裁定,暫停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公司對中資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帳目業務,為期6個月,而SEC的這項動作,對中國的會計師部門及中資美股,造成不小的困擾。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根據中國財政部擬議的相關規定,香港及海外會計師事務所,將不能為計畫在美國與香港等市場籌集資金的中國公司,從事會計審核工作。
中國財政部還打算嚴格執行,禁止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資料流出中國大陸的規定。
海峽時報指出,如果這項規定生效,就意味著,包括目前委託普華永道香港事務所進行會計審核的阿里巴巴集團在內的中國公司,必須對會計機構作出調整,有可能要轉而選擇普華永道在中國大陸的事務所。
這個動作,將降低海外法院強制要求會計機構提交審計資料的可能性。
中國財政部計畫公布的新規,讓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感到不安。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說,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將遭受重創。據指出,目前香港有大約3萬家會計師事務所,它們能夠以臨時執業方式,到大陸執行會計業務。
但是如果實施新規定,這些會計師事務所就不能再採取這樣的做法,除非它們的註冊地在中國境內,並與大陸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業務合作。
陳錦榮說,令人擔憂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師在返回香港時要攜帶審計記錄。他打算建議,想辦法讓這些香港公司,能夠將文件保存在中國大陸。更嚴重的問題是,一旦新規定實施後,中國企業在不能完全公開會計資料的情況下,如何能夠獲海外投資者信任,並順利募得資金?
報導說,據中國的監管部門表示,將會允許整理後的書面資料離境。但是中國所說的機密資料,概念涵蓋廣泛、內容模糊,這樣做是否可行,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