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今天報導,香港一些漁民正投資興建遠洋漁船並進行遠洋捕魚,以重振行業及漁業生計。
上世紀70年代以前,香港不少人以捕魚維生,但隨著經濟轉型及官方前年禁止拖網捕魚等因素,漁業一直不振,有人甚至說漁業將會自此消失。
但據大公報報導,一些香港漁民把眼光投向遠洋,斥資港幣6800萬元打造了4艘本地最大、各重490噸的超級鋼殼漁船,預計8月下水,奔向遠洋捕撈。
這4艘遠洋漁船命名為「海榮1號」、「海榮2號」、「豐榮1號」及「豐榮2號」,各配備海水化淡機、製冰粒機和全球定位儀器,能全年在大海中作業。
報導表示,這些遠洋漁船將成為香港漁業一個新里程。
報導引述其中一名準船主估計,每艘漁船每年可淨賺港幣400萬元,約4年就可歸本。
經常反映漁民權益的民建聯籍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投資漁民是從中國大陸漁業公司得到啟示,決定效仿大陸同行,建造新式大噸位遠洋漁船,並計畫把營運方式轉向企業化。
參與投資建造遠洋漁船的香港近岸雙拖協會主席梁金福說,在考察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多個造船廠後,決定委託浙江寧波東升造船廠,打造身長45公尺、總噸位490噸的超級遠洋漁船,規模在香港漁船中最大。
梁金福說,官方禁止近岸捕撈後,為魚苗早期發育提供了保育區域,魚類可以在近岸產卵,小魚長大後再游出去,更有利於遠洋漁業的持續發展。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