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泰山收費站,變身票博館
2014/04/28 10:37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去年計程收費全面上路,全台23個收費站走入歷史,交通部高速公 路局保留泰山、大甲、田寮收費站作紀念,泰山站將轉為「票務博物館」,引入公路文化、國道形象等課程,盼保留伴國人走過40個年頭 的票務歷史,最快年底完成。
去年12月30日,全台23個收費站陸續拆除,當吊車緩緩吊起收費站 牌時,許多收費員難掩悲傷、不忍目睹此幕,紛紛抱頭痛哭,尤以有 「天下第一站」別名的泰山收費站最甚,相處40年的老同事離情依依 ,仍含淚笑著度過最後一天。
高公局僅保留國道1號的泰山站、國道3號的大甲、田寮站作為國道 人工收費的歷史足跡,且保留部分票亭紀念,拆下來的23座收費站牌 ,除泰山收費站牌暫存在內湖工務段,其他由各區工程處作為「廢鐵 」,依法拍賣。
全國最老的泰山站,40年歲月衍生出許多制度規章,是首條高速公 路中啟用的首座收費站,也是頭一座採用電腦計數、人工收費、車輛 分類分道收費的收費站,也是首次雇用女性收費員的收費站,在國道 歷史上意義非凡。
內湖工務段長熊德維笑說,曾有人寄信到局長信箱,盼將泰山站牌 放到網路上拍賣,可見民眾對站牌的重視,泰山站揭開「使用者付費 」計次方式,經歷柵欄式、回數票人工收費,見證許多歷史重要時刻 。
為保存票務人文、活化站體,高公局業務組說,擬活化歷史悠久的 泰山站為「票務博物館」,另外,以鎮瀾宮為意象的大甲站、有著南 部建築常見的山形屋頂田寮站等規畫未定案,鐵路警察局、遠通電收 也有意接手站體作辦公室。
最快年底收費站重置計畫便可完成,各收費站的文物資料,如交通 統計圖、值勤名牌表等手工圖表及泰山站牌,待10月中旬拆除工程進 入尾聲,便可將文物轉至收費站內、地下廊道等地,讓更多民眾了解 公路文化。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