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3)日表示,「先買後賣」現股當沖機制如何擴大,最快本周、最慢下周一(31日)宣布;雖然開放「先賣後買」現股當沖聲浪大,但金管會內部還在做最後評估。
根據證交所評估,如果開放「先賣後買」現股當沖,電腦系統調整時間大約二、三個月,保守估計要三個月。
金管會從今年1月6日起開放台灣50指數、台灣中型100指數及富櫃50指數成分股,共200檔,做「先買後賣」現股當沖,成效不錯,價量齊揚。
曾銘宗已對外多次表示,將在3月底前完成評估擴大現股當沖機制,包括先開放這200檔的「先賣後買」,或將「先買後賣」適用標的從現行200檔擴大到1,200檔,都在評估範圍內。
「先買後賣」現股當沖機制究竟要如何擴大?曾銘宗昨天表示,還沒有決定,最快本周會作決定並宣布,最晚則是下周一。
金管會上周一(17日)找證券周邊單位會商,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在會中反映業界聲音一致建議,先開放200檔權值股「先賣後買」,先求雙向平衡,「兩隻腳」才能站得穩。
金管會則請證交所及櫃買中心針對「先賣後買」的券源、風控等配套,提出更細部資料,以利決策評估。
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上周五(21日)與阿土伯等資深股民,針對台股交換意見後,也表示,證交所3月底前把「先買後賣」現股當沖檢討報告提交給金管會,站在「衡平發展」的角度,200檔「先賣後買」現股當沖有望先行上路。
雖然外界對於先開放「先賣後買」的呼聲相當高,不過,到昨天為止,金管會還在作最後評估中。
金管會高層表示,有關券源執行細節上,仍有些不同意見,例如券商手上券源要確定充足才能讓客戶做「先賣後買」,券源充足是指券商手上已有的券,還是包括可以借來的券,後者恐怕仍有不確定性。
除此,多數業者認為,目前已有200檔可以「先買後賣」,但還不能「先賣後買」,如果接著先開1,200檔「先買後賣」,等於單邊開太大、傾斜度更大,最好先以平衡為優先,先開200檔的「先賣後買」。不過,也有人認為,200檔已占八成,再開1,200檔,傾斜的力道應有限。
因此,金管會希望再作多思考跟評估,確定券源沒有問題後,再作出最後決定。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